当前位置:首页 > 政府信息公开>重点领域>统计数据>统计分析
2023年运城市消费市场运行情况分析
发布时间:2024-02-27 09:46

  2023年,全市各级各部门坚决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各项工作部署,切实推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实落细,大力提振市场信心,消费升级步伐加快,部分升级类产品需求旺盛,消费需求稳步释放,全市消费市场保持良好恢复态势。

  一、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

  (一)从总体看,消费市场保持恢复增长

  2023年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30.3亿元,同比增长2.6%,比上年同期提高4.6个百分点,比前三季度提高0.5个百分点。从消费类型看,商品零售749.4亿元,同比增长1.9%;餐饮收入80.9亿元,同比增长9.4%。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,全市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59.8亿元,同比增长2.8%;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0.5亿元,同比增长1.8%。 

  2023年,全市限额以上(以下简称“限上”)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77.7亿元,同比下降0.6%,比前三季度加快1.4个百分点。从消费类型看,限额以上商品零售266.7亿元,同比下降1.1%,比前三季度加快1.2个百分点;餐饮收入11.0亿元,同比增长12.0%,比前三季度加快3.7个百分点。

   (二)从零售类值看,部分升级类产品需求旺盛

  基本生活类商品平稳增长。随着全市消费市场的持续恢复,刚需类商品消费也不断增长,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连续六个月稳定在5.0%左右,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速稳定在3.0%左右,增长表现平稳。2023年,全市限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.7%;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.5%;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7.1%。以上3类合计占全市限上零售额的比重为22.0%,拉动全市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.2个百分点。

  车油两类商品消费拉动作用强。一是汽车类商品销售拉动持续增强。限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实现97.7亿元,占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35.2%,同比增长10.0%,高于前三季度2.1个百分点。二是石油类商品销售持续较快增长。限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实现35.3亿元,占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12.7%,同比增长10.4%,高于前三季度5.2个百分点。以上两类拉动全市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.7个百分点。

  绿色升级类产品需求旺盛。随着绿色健康消费理念逐步深入人心,以及促消费提质升级政策显效,绿色智能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,新能源汽车零售额成倍增长,智能手机类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,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家用电器也实现较快增长。2023年,全市限上单位新能源汽车类、智能手机类、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家用电器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1.3%、24.4%和3.9%,以上3类合计拉动全市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.5个百分点。

  (三)从行业看,住宿餐饮业持续快速增长

  居民外出就餐及出游热情高涨,以接触型、聚集型为主的住宿餐饮业持续快速增长。2023年,全市住宿业营业额实现10.3亿元,同比增长13.8%,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4.2个百分点;餐饮业营业额实现68.6亿元,同比增长14.2%,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0.6个百分点。其中,全市限上住宿业营业额4.7亿元,同比增长21.7%,增速比前三季度、上年同期加快7.6、29.1个百分点;餐饮业营业额9.8亿元,同比增长7.0%,增速比前三季度、上年同期加快4.3、19.1个百分点。

  (四)从零售业态看,实体店铺零售恢复向好

  随着线下消费场景持续创新拓展,限额以上实体店铺零售恢复向好,实体店零售额同比增长2.6%,增速比前三季度、上年同期分别加快1.3、0.4个百分点。其中,便利店、专业店、品牌专卖店零售额分别增长5.9%、5.8%和17.1%。与上年同期比,便利店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9.0个百分点;专业店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.5个百分点;品牌专卖店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8.2个百分点。

  二、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

   尽管消费市场总体保持良好恢复态势,但也要看到,还存在限上消费市场低位运行、部分类别商品消费需求减弱、县域之间消费发展不均衡等问题。

  (一)限上消费市场低位运行

  由于消费者购置生活必需品追求更便捷和更高性价比,网购平台增长一定程度上分流线下购买力;加之商场租金、物流费用、人工成本上涨,导致限上零售业企业经营压力加大,限上消费市场低位运行。从累计增长趋势看,全市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增速自3月份以来均低于全省平均增速,全年同比下降0.6%,比全省低5.7个百分点,比全国低7.1个百分点。从当月增长趋势看,12月份全市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4.2%,降幅比11月份扩大8.7个百分点,比9月份扩大9.9个百分点,下降态势较为明显。

   (二)部分类别商品消费需求减弱

  从在统监测的22类商品看,仅有5类商品实现正增长,七成以上商品负增长。建筑及装潢材料类、日用品类、家具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35.0%、14.2%、5.8%和5.8%。此外,服装鞋帽类、化妆品类、金银珠宝类等部分类别商品零售额也呈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。以上17类负增长商品共实现零售额75.1亿元,占全市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7.0%,下拉全市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.9个百分点。

  (三)县域之间消费发展不均衡

   2023年,全市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0.6%。全市14个县(市、区)、开发区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低于全市的有4个(均为负增长),下拉全市5.5个百分点;高于全市的有10个(均为正增长),上拉全市4.9个百分点。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最高的县和最低的县相差了65.7个百分点,县域间发展不均衡,制约了全市限上消费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。

  三、对策建议

  下阶段,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,在充分发挥促消费政策效应的同时重点关注新型消费,着力提升居民收入,持续深挖消费潜能,不断激发消费活力,促进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向好。

  (一)加大促消费力度,持续深挖消费潜能

  面对2023年限上消费市场低位运行的现状,各地区要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促消费活动,一是继续用好用足各项促消费稳经济政策措施,进一步稳定大宗商品和基本生活类商品市场,避免出现大的波动;二是完善消费政策,看准消费潜力,不断从消费的难点、痛点、堵点入手,创新性地开展家电、家具等专场活动,促进所有类值商品全面恢复,定向激发各类消费品市场活力,持续挖掘消费潜能。

  (二)关注新型消费,不断激发消费活力

  面对全市新型消费市场活跃度较低,拉动作用不足的现状,要持续打造互联网消费新业态新模式,鼓励经营者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无接触式配送等新业态服务,不断拓展消费场景,通过电商平台、直播带货等多种消费新方式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,努力活跃网上消费市场。同时针对拉动作用不足的智能手机、智能家电、可穿戴设备等商品,要准确抓住消费者需求,对目标消费群体精准定位,不断激发全市消费市场新活力。

  (三)提高居民收入,解决消费后顾之忧

  居民收入的多少直接关系着居民消费能力的高低,从而决定着消费品市场的繁荣与否,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关键。随着住房制度、医疗制度、教育制度的改革,人们的各类预期支出在大幅度地增加,消费需求严重不足,因此要采取各种办法解决居民生活后顾之忧,带动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,居民才能有钱消费、敢于消费、愿意消费。